門票·開放時間:
暫無信息
景點簡介:
清平洞位于施甸縣姚關古鎮(zhèn)外的龜山西麓,距離施甸城20公里。是為明代愛國將領鄧子龍所辟,洞分四室,高4米,長20米,地方不大,建筑不多,但風景秀麗,文物薈萃,是重要的歷史遺跡。 清平洞地方不大,建筑不多,但風景秀麗,文物眾多,是一個有歷史價值的游覽區(qū)。在古代,姚關是軍事重鎮(zhèn)?,F(xiàn)鎮(zhèn)后的山坡上還有長約數(shù)百米、高低不一的土城墻。鎮(zhèn)東側的下烏邑村,留有點將臺?,F(xiàn)姚關鎮(zhèn)供銷社一帶,為原南城門址,當?shù)厝罕娙粤晳T以此為界,稱城內城外。 步出村南約百來米,在龜山腳小河上有一石橋,名為“洗甲橋”。當年駐防這里的士兵,常在這里洗滌盔甲戰(zhàn)袍。過橋前行約半里,就到清平洞。只見沿坡至河,一墻橫列,中開一拱門,旁有對聯(lián)一副:“半山半湖此地即是勝景,一洞一享何處去覓桃源。”橫幅為“水月洞天”。八門左側坡上,是《恤忠祠記》碑亭。亭為護碑而建。碑文有些字跡已不甚清晰。碑高2.05米,寬0.9米,楷體直書,共33行,前4行為碑名,撰文、書丹、篆額人名,最后一行記年月。正文為28行,全文約2400字,記述明將鄧子龍平定內亂,擊敗外國入侵者,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功勛,緬懷以身殉國的忠勇將士。